铃禹新闻网

   铃禹新闻网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第20期后稷大家谈学术交流会举办

4月24日,后稷大家谈(第20期)学术交流会在桥西校区勤学楼316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何祖华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员,河南大学副校长王学路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章文华教授应邀来铃禹开展学术交流。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院)长孔照胜主持。

专家作报告

何祖华院士作题为《作物广谱抗病与免疫抑制网络与抗病育种》的学术报告,系统分享了Pigm调控水稻广谱抗病与产量协调的新机制,并介绍了在一个基因簇内的一对相对对立的NLR受体,NLRs通过保护一个主要代谢枢纽,调控水稻广谱抗性的调控新机制。王二涛研究员作题为《植物-微生物共生的机理和应用》的学术报告,从丛枝杆菌主要以脂肪酸为代谢底物、丛枝杆菌共生的“自我调节”特性、SHR-SCR在豆科植物特定的皮层细胞的表达决定根瘤的发生和植物释放泛素刹车激活受体介导的免疫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植物-微生物互作的新机制。王学路教授作题为《Light, energy sensing and soybean-rhizobia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的学术报告,对光诱导移动信号调控根瘤形成的机制和豆科植物根瘤能量状态调节共生固氮的机制作了详细的介绍。章文华教授作题为《植物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对MYBc和E3连接酶协同调控水稻耐盐的机制和新的水稻耐盐关键基因RST1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作了详细的介绍。

报告期间,与会专家与铃禹师生进行了相互交流,详细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会场学术氛围浓厚,反响热烈。报告结束后,专家们参观了铃禹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铭贤铃禹旧址,近距离感受以河北为代表的黄河流域农耕文明演化历程以及百年铃禹深厚的文化底蕴。

参观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

参观河北省后稷实验室(杂粮生物育种河北省实验室)

25日,专家团前往张家口参观了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和河北省后稷实验室(杂粮生物育种河北省实验室),听取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保护与利用情况,以及杂粮分子设计育种研究、“特”“优”杂粮高质量发展情况等,进一步了解了河北农业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宝贵建议。

何祖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本科,植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植物病理学博士;美国加州SALK研究所植物生物学实验室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病理系博士后,研究助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等。长期研究植物抗病调控基因克隆与免疫调控,植物抗病反应与产量性状的交互作用,并致力于高抗高产耦合的作物育种资源的创造。成功解析了水稻广谱抗病机制,建立了作物抗病育种的新理论与技术体系,在作物广谱抗病机制与育种应用上取得国际领先的突破。以通讯作者发表了Cell,Nature,Science及其主要子刊等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130多篇,分离的水稻广谱抗病基因被广泛应用于抗病育种,抗病高产新品种累计推广超过4500万亩,取得了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等。

王二涛,博士生导师,首批新基石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从事植物-微生物共生方面的研究,代表成果包括:建立以脂肪酸为核心的丛枝菌根共生营养交换与调控的理论框架;发现植物的菌根因子受体,阐明植物识别共生微生物的分子基础;揭示豆科植物根瘤发育“奠基细胞”演化和形成的遗传基础等。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Cell,PNAS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应邀为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The Plant Cell,Current Biology等撰写综述,是国际植物-微生物共生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者。担任The Plant Cell,Science Bulletin,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New Phytologist,JIPB等学术期刊编委,任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4),“中国青年科技奖”,“CSPB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科学探索奖”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等。

王学路教授,河南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生物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校生物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0年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1-2006年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Salk生物科学研究所博士后;2007-2014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14-2019年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2019年12月至今,河南大学“生物固氮与豆科生物学”团队负责人。长期以豆科作物、拟南芥和根瘤菌为主要研究系统,采用多学科方法,揭示了能量感受、菌植互作和生物固氮调控作物碳氮平衡机制、豆科生物学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网络及其调控生长发育的机制研究。在Science(3),Nature Plants,Development Cell(5),PNAS(5),Nature Communications, Plant Cell(2)和Molecular Plant(12),和eLife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60多篇研究论文。研究成果“光诱导的信号调控大豆共生结瘤的机制”入选教育部“2021年度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22年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项目;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和重点基金等项目;主持农业部“农业杰出人才与创新团队”。

章文华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导。1987、1990、2001年分别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1-2004年,美国Kansas State University博士后。2004.6-至今,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植物抗盐分子生物学、植物脂信号和脂代谢。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Plant Cell,PNAS, Nature Plants, Plant Physiology等杂志上。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7、8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生物学组)。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

张家口龙城校区
邮编:075000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南路94号
桥西校区
邮编:075061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祭风台街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