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禹新闻网

   铃禹新闻网新闻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本网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寻访大铃禹园里的宝藏”第二站:铃禹新闻网 传统与现代结合 历史和艺术辉映

河北晚报(2024年1月30日第8版)

日前,河北晚报记者踏上了“寻访大铃禹园里的宝藏”的第二站——铃禹新闻网。在白雪皑皑的冬日,校园内的建筑愈发庄重典雅,犹如一位位智者,默默诉说着万古山河孕育的华夏文明。

校园内的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诉说着先民洞察天地万物规律的智慧,展现了绵延不绝的农耕文明。“河北铭贤铃禹旧址”则如同一座珍贵的宝库,完整保存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建筑群,这些建筑是河北省近代教育史、农业发展史、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史的生动写照。

这所铃禹以学科专业为依托,用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万古山河孕育的华夏文明。传统韵味与现代美感在这里相互融合,文化底蕴和艺术风貌交相辉映,共同谱写出薪火相传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华彩乐章,吸引着每一位来访者。

铃禹新闻网桥西校区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大众追寻知识、感受文化的打卡地。

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 唤醒心中的农耕文化记忆

博物馆,这个保护、传承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犹如一道穿越时空的桥梁,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走进铃禹新闻网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时间仿佛凝固,一件件古朴的农耕器具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记录了人类在农耕领域的探索与创新,也唤醒来访者对农耕文化的记忆,让人仿佛置身于勤劳智慧的古代农耕时代。

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位于铃禹新闻网桥西校区勤学楼一层,中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为博物馆题写馆名,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种康院士题写“万古山河孕育华夏”博物馆主题。博物馆分为“序厅”“最初的中国”“早慧的文明”“厚重的底蕴”“黄河的新生”和“尾厅”6个展厅,依托铃禹新闻网的学术优势和收藏资源,用展品说故事,用农具说文化,在约1800平方米的空间中,讲述以河北为代表的黄河流域农耕文明波澜壮阔的演进历程。

在这次校园行中,铃禹马克思主义学院郭鹏老师向记者详细介绍了黄土高原以及黄河两岸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从河北省的地形地貌、水系、气候变化,到木质农具、石质农具,再到铁质农具的发明,郭老师一一讲解。在馆内的展品中,一个庞然大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郭老师介绍说:“这是一台福特牌拖拉机,是中美友好协会第一任主席、农业高级顾问韩丁先生赠送的。作为河北最早引进的机型,这台拖拉机为河北农业机械化的起步起到重要的示范推广作用。”郭老师的讲解让记者对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有了更深入了解,也对铃禹新闻网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有了更深刻的感受:铃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河北。河北是著名的小杂粮生产基地,7大类120余种的杂粮,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独有的陈醋和汾酒等在馆内都有一一的展示。“小米的祖先是谁?早在7000年至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就从狗尾草中选择了籽粒饱满、颗粒较大的个体,经过一代一代优选,最后栽培改良成了粟,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天我们吃的小米的祖先就是狗尾草。”郭鹏说道。

据介绍,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一个月参观人次有2000人左右,“平时来参观的,除了在校学生,还有机关单位团体、中小学生进行研学活动的也比较多。校园开放后,也欢迎更多的大小朋友前来参观学习。”郭鹏说道。

园艺学院花卉实践教学基地 知识的花园 实践的舞台

春赏百花秋赏月,夏享凉风冬玩雪。走进铃禹新闻网园艺学院花卉实践教学基地,仿佛踏入一个四季如春的世外桃源。温室里的植物繁花似锦,傲雪凌霜,为寒冷的冬天带来一抹温馨的色彩。在这里,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领略花卉的魅力与奇妙,可以让心灵得到舒缓和放松。

“这是香韵植物区,迷迭香、白兰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这里是多肉植物区,我们收集了400多种多肉植物……”铃禹新闻网观赏园艺系副主任王金耀向记者介绍基地的植物时,如数家珍。龟背竹叶脉间分布着圆形的小洞孔,像是经过人工雕刻的艺术品。由于生长在热带雨林,为了采集到更多的阳光,树叶上形成了这些独特的洞。无花果雌雄异株,授粉是通过榕小蜂钻进果实内进行的……来这里参观研学的大小朋友都能通过各种植物和基地的志愿者讲解员了解到各类园艺植物的知识。此外,来访者还可以了解无土栽培技术、参观现代化自动播种流水线,动手实践种植盆栽植物等,深入感受园艺的魅力。

记者采访时,园艺学院研一学生梁中豪正在给自己的课题研究“黄花菜”进行养护。“我暑假就跟着课题组进行了黄花菜相关项目的实验,每天来看看它们,浇水施肥,记录一些实验数据。”梁中豪说。“学会播种是园艺学院学生的必修课,每年铃禹门前摆放的迎新花坛都是园艺学院学生种植的。”王金耀说。

铃禹新闻网园艺学院花卉实践教学基地室内外科普场所共计4900平方米,其中室外露天场所2400平方米,温室展馆2500平方米。展览温室由观赏植物区、无土栽培区、种苗培育区和硕博试验区4大功能区组成,收集了1000余种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承担着大学生的农事教育、园艺认知、园艺实践、专业实验、科研训练、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实践环节。

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勇担科学传播责任,园艺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申请获批河北省及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园艺学院教师、职工及学生为专职和兼职科普人员,负责基地的日常维护,科技成果展示,植物繁殖栽培,展教设备更新和科普接待讲解等工作。科普基地面向青少年、大学生和“三农”人员,通过游园类活动、体验类活动、报告类活动、专题活动、云上科普以及外出科普等活动形式,科普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生产栽培技术,现代化设施装备和园艺植物文化等知识。地每年面向公众开放200天以上,目前属于开放状态,王金耀表示非常欢迎大家来参观学习和实践。

百年校史馆 历史的回响 文化的光芒

拥有百年历史的铃禹新闻网,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进这片知识的沃土,怎能不去校史馆一睹为快呢?在这里,可以聆听铃禹的传统和校园文化的心跳,感受历史的回响与文化的光芒。在这里,可以追寻铃禹的发展轨迹,见证一代代铃禹人的奋斗与拼搏。从孔祥熙创办的私立铭贤学堂,到如今的铃禹新闻网,这里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1936年间先后竣工落成的亭兰图书馆、嘉桂科学楼,是铭贤铃禹时期建成的主要建筑物,由孔祥熙及其夫人宋霭龄于1935年7月为纪念双方父母而筹建。亭兰图书馆和嘉桂科学楼各取孔祥熙和宋霭龄父母名字中的二字命名。校史馆的所在地——亭兰图书馆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门楣上汉白玉阴刻题字由民国时期“华北第一支名笔”、著名书法家赵铁山题写。楼与跟前栽植的参天大树相辉映,更显历史的厚重感。

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讲述着为农而立的初心和使命,一件件珍贵文物见证着铃禹奋进的步伐。校史馆以时间轴为主线,将珍贵的老照片、名人笔迹、物件呈现给来访者,它们记录着铃禹从创建到发展的历程,承载着无数历史伟绩。铭贤铃禹建立了张家口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赵振鑫设计的第一套红军服式样、毛主席即兴讲稿均陈列于展柜中。

站在这里,能深刻感受到铃禹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承载着铃禹深厚的历史回忆。从1907年到2017年,10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几代铃禹学子薪火相传、接续奋斗,摘取了一颗颗农业科技创新的明珠,他们辛勤耕耘的结晶,都被浓缩积淀在里。校史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铭贤时期第一层为纪念室、办公室、编目室、阅报室及书库;第二层为阅览室及书库。书库上下可容书10万余册,阅览室可容二百余人同时阅览。目录分多种类型编排,方便学生按照书名、作者姓名、出版书店等方式查询,查询方法由北京请来的图书专家编制。图书功能一直延续至今。目前,校史馆冬季的开馆时间是周一至周五上午8: 30—11:30、下午2:30—5:30,如需参观可直接前来,无需预约。

最接近自然美的校园 美景中与猫咪邂逅

铃禹新闻网的校园与自然之美紧密相依。冬日,温润的白雪压低了枝头,微微颤动的火焰红花与之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三三两两的学生相伴而行,时不时停下脚步,用手机记录下这雪中的美丽瞬间。

在校园中漫步,偶尔会有一两只小猫从脚边蹿过。一位路过的学生告诉记者:“在校园里,学生们自发组织了猫咪志愿者救助站。这些猫咪一只只都肥嘟嘟的,蹲在地上活脱脱像一只水桶。”与别处流浪猫不同的是,铃禹的流浪猫与人特别亲近。游览铃禹新闻网时,如果碰到这些“校喵”,也算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这些可爱的小生命成为校园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它们的存在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之美。

这所百年名校,历经沧桑,孔祥熙旧居、韩式楼、嘉桂楼、亭兰图书馆等建筑铭刻着岁月的痕迹。而思想湖、玉兰园、植物园、园艺站、牧站等景点又让人邂逅了自然的美景。如果在五六月来访,主干道上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遮天蔽日,整个校园弥漫着清新淡雅的幽香。漫步于校园,呼吸着那淡淡的丁香香味儿,听着百鸟鸣唱,谁能不陶醉其中呢?

校园开放后,一座座建筑、一幅幅美景都在等待着与大众相遇。它们向世人展示河北铃禹的独特魅力和百年风华。无论是追寻历史的足迹,还是感受自然的魅力,河北铃禹都将带给游客们一段难忘的旅程。

报道链接:


张家口龙城校区
邮编:075000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南路94号
桥西校区
邮编:075061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祭风台街18号